性別、音樂、文學、翻譯、動漫、電影、後殖民主義、東方主義、女性主義、文化翻譯、科技文化、流行文化;多語言角度的文化研究,從台灣觀世界;跨藝術、跨文類的文化研究……

按此繼續閱讀研究簡介


2012工作坊上午場摘要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張貼者: Transformax
塔可夫斯基的《潛行者》:困頓的時空旅程/熊宗慧
何處是我家?─《玉米田的天空》移民路/張淑英
易無所易:李昂〈頂蕃婆的鬼〉裡對資本主義的褻用/李鴻瓊
歌德《西東詩集》中的文化轉譯與審美越界/林倩君



塔可夫斯基的《潛行者》:困頓的時空旅程
熊宗慧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科幻電影《潛行者》(1979)開啟塔可夫斯基晚期創作的序幕,揮別前一部作品《鏡子》(1974)的童年回憶和懺悔,塔可夫斯基在《潛行者》裡將問題轉向自身。不同於原著小說《路邊的野餐》,在電影劇本裡塔可夫斯基將科幻元素極小化,僅保留隕石墜落、神秘禁區、滿足欲望的房間、潛行者(能潛入禁區的領路人)、殘障的女兒等導演感興趣的元素,其他旁枝末節全部刪除,劇本走向越來越塔可夫斯基化,即文學化:主角皆為失意者,情節總是旅程和追尋,內容則環繞在關於精神、信仰、文化等議題的討論上。從某一方面來看,科幻體裁給塔可夫斯基帶來的不是類型化的限制,反而是創作上的想像空間,文學內容的注入也豐富並深化了電影思想。《潛行者》不僅是塔可夫斯基的科幻代表作,也是他探索人類存在、愛、信仰、文明價值的里程碑。
《潛行者》中最明顯的科幻性就在時間與空間的呈現上,電影隨著三位主角(潛行者、作家、教授)踏上前往「禁區」的路程展開,透過鏡頭呈現觀眾眼中的則是一場時空旅程,從家、咖啡館、禁區到欲望房間,電影裡空間不斷變換,主角的內心世界也一層層打開,映入眼中的視覺影像,恰恰是主角們內心世界的折射:廢棄的空屋、幽暗的隧道、斷垣殘壁、荒漠沙丘、污染的河水等等,《潛行者》展現出毋庸置疑的廢墟美學,影片的空間場景都架構在廢墟中,而廢墟反映的正是文明的遺跡和時間的印痕。
這一場時空旅程究竟能否帶來欲望的滿足和幸福?這最初的動機和最終的目的最後消融在三人的對話辯證中,而對話在《潛行者》中並無結論,它在後續兩部作品《鄉愁》和《犧牲》裡會再繼續延伸。對塔可夫斯基而言,電影鏡頭能承載的不僅只是視覺影像,讓影像能延伸出抽象思維,接續俄國文化與文學傳統才是他開拓電影語言的最大貢獻。

回到頂端



何處是我家?─《玉米田的天空》移民路
張淑英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關鍵字:移民、玉米、文化認同、納瓦
《玉米田的天空》(My family,1995)是墨裔美籍導演葛里哥萊.納瓦(Gregory Nava)的移民系列電影,繼1983年的《北方》(El norte)之後,第二部受到矚目讚賞的移民佳片。《玉米田的天空》描述桑切茲(Sánchez)家族由墨西哥移民到美國的故事。全片由第一代的父母親貫穿時空,從1920-1980年代,目睹家族成員在美國生存的認同危機與文化融合的過程,同時刻劃家族成員的疏離和血濃於水真摯的親情,並且從挫敗中奮起、感恩的家族史。
影片由成為作家的長子帕可(Paco)娓娓道來,他書寫《我的家族》(My family)傳記,敘述父親荷西‧桑切茲(José Sánchez)年少離家,徒步到加州投靠親人,與同是墨裔的瑪麗亞結為夫妻。後來,已懷著第三胎的瑪麗亞遭美國移民局集體逮捕,遣返墨西哥。荷西父兼母職,在美國扶養老大帕可和老二伊蕾娜(Irene)。兩年後,瑪麗亞千辛萬苦帶著襁褓中的球球(Chucho)偷渡,終於回到美國與荷西團聚。爾後又生下三個小孩,分別是安東妮亞(Antonia),基耶莫(Guillermo)和吉米(Jimmy)。
1950年代,長大後的球球性格叛逆,產生文化與身分認同危機,結果在一場舞會中因口角殺死早已看不順眼的同齡白人。吉米亡命天涯,在某個黑夜遭警方射殺身亡,年幼的吉米目睹最親愛的哥哥的死狀,改變了他的個性與命運,與三哥一樣,行為乖張,性情暴戾,經常出入監獄。1980年代,長大後的吉米,與薩爾瓦多非法移民伊莎貝假結婚。由於兩人過往際遇類似,同病相憐而至真心相愛,並且有了愛的結晶。然而,伊莎貝難產過世,再次受到打擊的吉米又因傷害罪入獄,兒子卡利多由父母扶養。吉米出獄後,卡利多從積恨、排斥到接受父愛的親子互動,是全片的轉捩(淚)點。
本文則從美國夢的角度切入,敘述「北方」這個「優勝美地」對南方拉丁族裔的吸引力,繼而探討移民家族如何在地生根、適應與同化。第一代父執輩的傳統信念與文化背景與下兩代子孫輩又形成怎樣的代溝。同時,我們也將探討納瓦如何再次善用拉丁原住民文化傳統(阿茲特克、馬雅文化與墨西哥傳統音樂的意涵)來刻劃家族成員的心境與歷練。最後,我們要從吉米和卡利多,以及荷西和瑪麗亞感恩的對話省思離散與認同的議題。
「老舊、斷裂的玉米埋回土裡可以再滋生新的玉米」;
「老天很善待我們,我們一直很幸運…;我們的日子一直過的不錯…」

回到頂端



易無所易:李昂〈頂蕃婆的鬼〉裡對資本主義的褻用
Exchanging the Inexchangeable: The Profanation of Capitalism in Li Ang’s “The Ghost at Dingfanpo”
李鴻瓊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e capitalist system of “general equivalence,” practically nothing cannot be exchanged, except the system of exchange itself. This leads to two implications. On one hand, this relatively open system has the potential to unlock the traditional organic closed system and to help liberate the formerly repressed or inexchangeable. On the other, feeding on excessive desires, capitalism casts people into a maddening hunt for money, relegates to the abject what has lost the exchange value, and has become the very inexchangeable thing: the urgent task now is to reflectively exchange this inexchangeable system. “The Ghost at Dingfanpo,” a story by the Taiwanese novelist Li Ang, portrays a Han-aborigine hybrid woman’s suffering when alive, spectral wandering after death, and eventual freedom. Her personal history is intertwined with Taiwan’s from the 19th to the late 20th centuries. Being brutalized to death by a Ching district governor, she returns as a ghost for revenge but finds her enemy dead for many years. She then lingers on through the Japanese reign and the successive Kuomintang’s regime to the contemporary era. In the 1980s, people around the island are infatuated with lottery-guessing gambles; they turn to her shrine for inspiration. One night, the ghost for some unknown reason begins to imitate the dance of a stripper. At the final stage of her ghostly dance macabre, the wounds in her body that seem to stay there permanently fall off, and she undergoes self-dissolution and disappears out of the scene: it is the system of excessive exchange that is exchanged by means of the termination of this ghostly excessive life. Mainly drawing on Jean Baudrillard and Giorgio Agambe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ow how the ghost effectuates this act by dint of an inoperative “profanation” of capitalism.

回到頂端


歌德《西東詩集》中的文化轉譯與審美越界
林倩君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歌德自年少時期即產生了對地處遙遠、但富傳奇色彩之東方文化的濃厚興趣,從閱讀聖經中的故事開始到與阿拉伯世界的《天方夜譚》結緣,直至對波斯詩篇的濃厚興趣和對中國文學的由衷讚賞,對東方文化的持續研讀與積累,尤其是受波斯詩人哈菲斯詩作的激發,使其在晚年之際揮就出至今難以超越和在文學界倍受讚賞的詩作《西東詩集》。此詩作於當時「歐洲中心論」的氛圍下,宣示了東西文化的平等,展現出摒棄文化間之成見和拔除族群間之藩籬的豁達心胸,這對現今的文化交流與族群融合亦是一不可多得的範例。
歌德借此詩作與哈菲斯進行了一次精神與藝術上的會面,並以此表達出他對哈菲斯的認同與崇敬之情。詩作中借鑒及融入了東方阿拉伯與波斯文學特有的書寫動機、詩賦風格、比喻或象徵手法等諸多元素,用來抒發和表達詩人自己的情感與詩境。
作為古希臘精神繼承人和古典文學代表的歌德在《西東詩集》中構建了一個文學上想像的東方世界,並使自己從現實世界逃逸於其中,如像遊牧者那般,去感受和呼吸那裡宗主國度之氣息,欲在那純樸、靜謐的遙遠國度中於暢飲與歡歌之時,尋獲和享受生活中的愛,並經沐浴東方古老而又新異的文化重新煥發出青春。在此歌德離開了他以往有限之經驗世界,而在此象徵性的精神國度裡獲得了思想與藝術上的無限自由。此詩集對東方世界之超驗、唯美的表現和書寫為德國文學史上現代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石,在此意義上,歌德晚年的詩作則有浪漫主義的傾向。本文就《西東詩集》中與上述相關之對東方文化之接收和轉譯以及本詩作的審美取向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回到頂端

張貼留言